交流合作

“校友开讲了”第十三讲:陈伟教授谈“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逻辑”

部门:教育学院党政办公室     日期:2019-06-12      访问次数:174

610日上午,教育学系求是教育论坛第六十六讲、“校友开讲了”第十三讲在田家炳书院228会议室举行。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教育学系2004届博士毕业生陈伟教授应邀作题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逻辑——比较的视角”学术讲座。讲座由教育学系比较教育教研室主任刘淑华副教授主持,教育学系师生参加。

基于早前师从王承绪先生进行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求学经历,陈伟教授首先表达了对比较教育学专业的热爱之情他在学术研究中始终保持探究的好奇心,格物致知、明体达用、返本开新。因此,在谈及对比较教育学科身份的反思时,陈伟教授认为要本着“根本”和“终极”的思想,探究比较教育学科产生的背景,这其中涉及到社会需求、学术发展等因素,也可能涉及到由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所导致的对民族国家的反思和重视。当我们以民族国家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时,教育就会带上民族国家的烙印,进而形成比较教育研究的内在逻辑。

随后,基于对王承绪先生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陈伟教授总结了王先生的比较教育观,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思考:第一,基本功,即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其中外语、资料和考察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要求;第二,方法论,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也包括方法论、研究方法、操作技术三个层面;第三,功能观,即比较教育的学术、借鉴和咨政等功能;第四,难题,包含比较教育研究问题的民族性、主观性以及可比性等难题,其中民族性是整个难题的逻辑起点。陈伟教授强调,应重视学科思想史的学习,这是帮助学生更为深入了解学科思想发展的最佳途径。换句话说,“文化重演论”可以帮助年轻学者更好地理解后人思想是如何不断超越前人、思想如何不断演进,这也更有助于理解思想创新的深刻含义。因此,《比较教育学史》可以说是王先生对比较教育的核心思想进行反思的集中体现。

最后,陈伟教授对近期初步完成的研究论题作了简要介绍。在谈到从“普遍规律”到中国逻辑论题时,陈伟教授提到高等教育重心的转移,即以“普遍规律”为研究重心的高等教育研究会陷入“西方化”、“学科化”的学术陷阱,对此可通过超出“文化偏至”和跳出“库森陷阱”将研究重心转向中国逻辑,以中国本土性和实践性为出发点。在谈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研究论题时,陈伟教授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处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文化维度三个因素共同组成的方位体系中,因此,对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时间节点、空间位置的选择和文化因素等均是需综合考量的因素。陈伟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秉承“历史—现实—未来—理想”的思维框架,这就明确了作为“一切知识的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哲学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陈伟教授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刻思考不仅启发在座师生从哲学思辨的视角对比较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也促使大家对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学科思想的演进进行更为全面的思考


教育学系

/刘阳 

/柴仲丽

2019611


  • 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文科组团教育学院大楼
  • Tel  : +86 571 88273934
  • Fax : +86 571 88273187
  • Copyright © 2018 华体会(中国) 版权所有 管理登录
    您是第1000位访问者